“这是年前最终一次出售鳜鱼,剩余几个池子的鳜鱼等过了元宵节再捕捉出售。”1月26日,在黄石市阳新县陶港镇官塘村湖北长乐泉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饲养池旁,前往购买鳜鱼的车辆川流不息,56岁的舒思地开心肠告知极目新闻记者,2024年,该基地完成盈余收入到达1500万元。
1987年,舒思地从阳新县应征入伍,成了一名消防员。6年后,他退役被安顿在随州作业。2003年舒思地因故离开了原岗位。凭着自己旧日练就的熟练消防专业相关常识,他挑选了下海运营消防器材,10多年打拼下来,他在消防器材范畴做得风生水起,成了身家数千万元的老板。
2018年,一个偶尔的时机,舒思地在一个会议中认识了来自阳新老家的一名乡镇干部,对方热心肠介绍了阳新县这些年来的开展情况,并邀请他回乡出资创业。在这名乡镇干部的邀请下,他回到了阳新县,并在老家白沙镇毗连的陶港镇官塘村流转了1100亩土地,方案进行虾稻种养。
“出资300多万元打了水漂,朋友也卷起铺盖悄然跑路了。”舒思地说,因为自己对饲养小龙虾技能一无所知,其时延聘的一名朋友信誓旦旦地表明,自己有饲养小龙虾的经历和技能,确保饲养的小龙虾亩产可到达500公斤以上。在朋友的确保下,舒思地放心肠将整个基地交付给朋友打理。
“每天逝世的虾子在2500公斤左右,整个基地臭气熏天。”舒思地说,得知这一音讯后,他当即赶回了阳新,却发现朋友一声不吭早已跑路了。
到了收成的时节,舒思地发现,虾稻田里有许多的泥鳅和杂鱼,导致小龙虾的产值一向上不去。为了消除这些杂鱼,舒思地想了许多的方法,但作用都不抱负。
2021年,舒思地想到了用鳜鱼消除泥鳅和杂鱼的方法。即在小龙虾捕捉完后,在稻田里饲养鳜鱼,而泥鳅和小杂鱼就成了鳜鱼的口粮,这项实验很快有了作用,稻田里的泥鳅和杂鱼很快被鳜鱼吃光,而吃了这些活饵料的鳜鱼个个养得膘肥体壮。
从2022年开端,基地已走向了良性循环。冬天,舒思地腾出几个池子专门培育虾苗和鳜鱼的口粮鱼——鲮鱼水花,春季出售完虾苗和鲮鱼苗后,他就在稻田套养小龙虾,到夏日收成完小龙虾后,再饲养鳜鱼。
在舒思地的尽力下,他饲养的鳜鱼亩产能到达750公斤左右,小龙虾亩产也能到达150公斤,水稻亩产500多公斤。舒思地介绍,现在,他的基地建有1000平方米现代化制种及繁育车间,20亩现代化大棚繁衍土池,400亩标准化的饲养繁育一体化稻田,300亩亲本培育及苗种分级培育池塘。
“上一年发放薪酬68万元,每年可为脱贫家庭和周边乡民供给15个联农带农的固定工作岗位。”阳新县陶港镇副镇长黄玲玲介绍,近几年来,舒思地在农业专家的尽心指导下,探索出了“一水多用”种养结合、育养别离的生态科技饲养新形式,建造“虾稻鳜”生态归纳种养基地和育种基地,打造现代生态农业科学技能示范园,年产值在1500万元以上,成了阳新县要点农业企业之一。
- 上一篇: 六旬独居老翁喝鲫鱼汤不吐刺 上百根鱼刺扎直肠
- 下一篇: 春季野钓鲮鱼攻略饵料窝料都可自制钓法也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