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体育下载ios

产品展示

bob综合平台 bob综合平台

0716-8413588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枣林铺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产品展示

千方百计加快开发利用水电

  潘家铮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知名的水电工程专家,长期从事水电站设计、建设和科研工作,历任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等职,现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

  21世纪前叶,是我们国家的经济腾飞和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前20年,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总产值将再翻两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今后的更大发展奠定基础。在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能源和电力的供应无疑是核心问题之一。解决能源瓶颈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了解中国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难题的严重程度后,就能较好地理解大力开发水电的必要性。开发水电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选择。

  根据我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我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经济可开发量都居世界第一。但我国的水能资源也有不利的地方,即包括一年之内、洪枯之间的变幅以及多年的变幅都很大。在开发水能的时候,一方面,要建设一些必要的、有调节能力的大水电站,特别是龙头水库。另一方面,要建设强大的电网,通过电网统一调配,使每座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和其他电站都能优化配置运行。

  任何开发都是有利有弊的,水电开发的“利”,也包括环保的“利”,是主要的、第一位的。我认为有些一味批评水电,甚至提出把坝都拆掉,是非常片面的,不符合国家的最高利益。如果真把所有的坝都拆掉,恐怕连饮用水都无法保证。

  任何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会或多或少影响生态环境,但不能因为生态环境影响而全部否定水电、否定大坝。应该看到水电建设往往对下游的农业生产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稳产、高产、增产。下游的许多荒地、荒滩,本来是不能利用的,因为水库把洪水控制住了,可以开发成良田。在许多水电站开发的过程中,同时也造了很多耕地。所以它在淹没的同时,对农业、对耕地也有好的一面。水电没有消耗一方水。水从水轮机里通过,根本就没有受到任何污染。问题就在于,几千年来,人们都把江河当成天然的下水道,污水脏水直接排向江河。水库修成后,水深了,流速慢了,污染物不容易稀释,会富集,是这么形成的问题。另外,科学地调度水库运行,也可以有助于解决库水污染问题。

  对于物种的问题,陆地的物种还好办一些,无非是一些珍稀植物,可以迁移。水里的物种,比如鱼类,有些有洄游习性,大坝切断了河流,就可能会引起物种消失或者影响生态。这里面要分清楚,有些是比较常规的物种,如一般的鱼类,我们大家可以补偿,这条河里少了,其他河里能增加,库区可以放养。真正非常珍稀的物种,就应该采取比较特殊的人工抚育的办法,把品种保护下来。

  开始建水电站的时候,要把移民动迁的费用打足,尽量使移民的生活比过去要有改善。更重要的是利用水电开发带来的效益,对库区经济发展长期扶持。比如说,对年轻移民进行培训,教给他们技术,因地制宜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一些新的企业,把移民吸收过去。一家人如果有一个人能找到稳定工作,问题基本就解决了。对于一些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人,就应该负责到底,用社会保险等各种手段给予赡养。

  实践出真知。经过修建那么多的大水电站,我国水电技术已进入国际先进领域,但还不能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我们在创新、效率、管理等方面尚有差距。

  我们的工程师原创性的东西比较少,比希望我们以后有更多的原创性突破。我国许多大坝都修在西南,地处强震区,抗震、消能都成为技术难题。还有些坝址条件特别差,大坝建在深厚的覆盖层上,由此带来了地基处理问题。设备制造水平仍较低,部分施工机械设备、抽水蓄能设备还需进口。希望今后这样一些问题能够有所突破。

  培养和加强工程师的创新意识,第一要解放思想。不要受太多规程规范的约束,即使表面看来是确定不移的事,你都可以怀疑。第二要有科学的态度。拿工程作试验是绝对不行的。所以要把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三要不排斥引进,但绝不能照抄照搬,要在了解消化的基础上加以集成、改进和提高。

  水电科学技术创新跟别的行业比起来有一定困难,因为水电是修水坝、建水库、修电厂,需要非常高的安全性。对此,第一,思想要明确。水电技术是慢慢的提升、一直在变化的,绝不能思想落后。要以爱护的态度对待新生事物,绝对不能看到新生的东西,就百般挑剔。第二,要做艰苦细致的科研工作,为新生事物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第三,要分情况区别对待和处理。如果某些技术的机制机理都搞得很清楚,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就可以在工程上大胆使用。有些尚不明晰的,则可以逐步地摸索:先在小的工程上试验,没问题后,再拿到中型工程上使用,最后拿到大的工程上使用。如果采取这种方法的话,我认为水电的科学技术创新还是大有可为的。

  电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基本保障。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特别是碳排放量,已成为国际共识和各国不可回避的义务,这对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我国来说形成头号压力。除了厉行节能减排外,尽量开发清洁的再可生能源是唯一出路,而在目前条件下,只有水电是可以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尽管我国的风电、太阳能和核能都将大力开发,但受多种条件制约,在一定时期内总量有限。只有水电的开发利用弹性较大,能替代相当部分燃煤。我个人感觉水电并没获得什么特别的优惠政策支持,甚至有些地方对水电还是不利的。比如过去的税收政策,最明显的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法》把大水电排除在外,经过水电界据理力争,虽然承认大水电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但仍把大水电作为另类。

  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对水电采取更积极、更促进的政策。到2020年,在我国电力装机中,水电占25%,核电、风电等占25%,撑起半壁江山,让煤电只占到一半,这是我的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应该能达到这样的目标。